长安道上何沾巾,古时道行今时人。
不知寒暑与朝暮,车轮马迹常辚辚。
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
泥尘返复不知数,大雨大风无出门。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长安道路作》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安道上何沾巾,
古时道行今时人。
不知寒暑与朝暮,
车轮马迹常辚辚。
自是此土亦辛苦,
雨作泥兮风为尘。
泥尘返复不知数,
大雨大风无出门。
中文译文:
长安道路上脏了手巾,
古代的路途今人经历。
不知道寒暑和日夜,
车辆和马匹的痕迹频频出现。
这片土地也是辛苦的,
雨水变成泥巴,风吹成尘。
泥尘来回不断,无法计数,
大雨和大风使人无法外出。
诗意和赏析:
《长安道路作》以长安道路为背景,描述了古代和现代人行走长安道路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长安道路上的车辆和马匹的痕迹,以及天气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中提到的“何沾巾”意指行路中沾上的尘土,暗喻行走的辛劳和艰难。诗句“古时道行今时人”表达了古代和现代人的共同经历,说明长安道路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了无数人的辛劳和心血。
诗人通过运用寒暑、朝暮、车轮马迹等形象描写,表现了长安道路的繁忙和喧嚣。诗句“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揭示了长安道路上泥泞和尘土的现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两句“泥尘返复不知数,大雨大风无出门”描绘了泥尘和恶劣天气对人们出行的阻碍,强调了长安道路上不可预测的困难和不便。这些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长安道路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辛酸和劳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凸显了长安道路上的艰辛和无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邵雍独特的诗意和审美观。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原,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大哉圣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
东风欲动管灰飞,剪彩工夫莫恨迟。残腊竟呈三白瑞,新春元与六花期。羊羔酒好浮琼液,牛尾狸堪削玉肌。欲就江梅赊一笑,前村容有未开枝。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钃镂。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不随召奭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十庙英灵俨如在,谩于宗社作穿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