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之心,万象之身。
濯濯水中月,英英华上春。
而今到处相逢也,眼里无筋一世贫。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虚之心,万象之身。
濯濯水中月,英英华上春。
而今到处相逢也,眼里无筋一世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人的内心境界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比作太虚之心,意味着超越尘世的虚无与空灵;将自己的身体比作万象之身,展现了与自然万物的交融与融合。水中的月亮清澈透明,花上的春光明媚绚烂,这些景象象征着美好和光明。然而,诗人在诗末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失落,他感叹到无论在哪里相逢,他的眼中都无法看到希望和富裕,一生都过着贫瘠的生活。
赏析:
诗词通过对禅人内心和身体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越追求。太虚之心和万象之身是禅宗中的重要思想,强调超越个体的存在,融入宇宙的整体。水中的月亮和花上的春光代表着美好和光明,可能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觉悟。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眼中无筋一世贫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对物质贫困和世俗追求的反思。这首诗词通过短小而精炼的语言,传达了禅修者对于世俗与超越的思考,呼唤人们重新审视内心的追求和对于物质财富的态度。
赠君彼风兰,佩之可为珰,赠君彼露荷,制之可为裳,薄言兹撷掇,道远莫置傍,峥嵘又岁暮,与君同所望,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藉糟行万里,醉死甘为戮。
新除小垒燕方谋,又拜晴蜂万户侯。占破清明三五日,实封芍药一千头。花间作梦碧蝴蝶,柳外谈禅黄栗留。物物是题吟不尽,却烦酒作钓诗钩。
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明经六十未收科,自取南官计若何。来岁须将一点霸,浮家今厌百程过。预愁菊蕊行中破,还喜梅花到后多。从古功名致身早,误随陶令晚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