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之微妙,未痕朕兆。
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
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
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头狤獠。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禅修者写下自己的真实面貌,期望得到赞美。微妙的觉悟,还未留下任何痕迹。彻底参悟万物的根源,把握生与死的关键。达到至虚无物而独自存在的境地,当明亮时又隐隐有光照。修行的人面容枯瘦,鼻孔上连续有皱纹,和蔼可亲的笑容下,舌头微微外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修者或道家修行者的真实面貌和内在境界。诗人试图通过描写禅修者的容貌和姿态,表现出他们对生命与死亡、存在与虚无的深刻思考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微妙觉悟和未留下痕迹,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心体验的追求,他们认识到真正的觉悟是无法被外界所捕捉和量化的。同时,他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根源和生死的本质,达到超越物质世界的至虚境地。这种至虚境地既是一种内心的空灵与超越,又是一种明亮的照耀。
诗中描绘的禅修者面容的枯瘦和鼻孔的皱纹,以及和蔼可亲的笑容下微微外露的舌头,展现了禅修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越和对内在修行的专注。他们通过修行和禅悟,逐渐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欲望的束缚,达到了一种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这首诗通过对禅修者的描绘,表达了追求觉悟和超越的精神境界,以及在内心深处寻找真实自我的力量。它呈现了禅修者在修行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境地,既有虚无的超越,又有明亮的启迪。
月桂闹装红欲滴,绣球圆簇白如霜。我无艳眼相酬答,付与庭花自在黄。
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
里中遇故人,相与语畴昔。归家门户静,阶除少行迹。蚯蚓穴砌间,絺蛸网四壁。抚事多踟蹰,不知时节易。上堂拜双亲,入室长太息。
老眼从昏翳,高情未脱遗。虽云谢能赋,政尔动相思。彼自无妍鄙,渠宁可磷缁。犹须藉名胜,相与厚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