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写真求赞》

虚而通,用而冲。
默游量外,直照环中。
云水一身瘠,家风四壁空。
相逢有知己,点指识渠侬。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写下自己的肖像,求得他人的赞美。虽然身处于虚无之中,但却能通达其中的真谛;虽然与世无争,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他默默地游历于外界,直接观照内心的环境。他身体瘦弱如云水一般,家中风气如四壁空旷。当他与知己相逢时,可以用点指的方式互相辨认,互相了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禅人写下自己的肖像来表达禅修者的境界和追求。禅修者在虚无中寻求真谛,虽然看似与世无争,但他们并非被世俗所束缚,仍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和修行影响他人。他们默默地游历于外界,以平静的心境直接观照内心的环境,体悟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诗中描述禅人身体瘦弱,如云水般轻盈,这种形象可能暗示着禅修者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自由,摆脱了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而家中风气如四壁空旷,则可能象征着禅修者的内心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表达了禅修者与知己相逢时的默契和相互了解。他们可以用简单的点指来互相辨认,互相认识彼此的内心世界,这种契合感给予禅修者一种温暖和安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内涵,通过对禅修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安宁。这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价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鲁如晦郎中挽词》

    自古归来引,于今遂隐篇。棋灯荧夜观,歌板聒春船。陈迹空华似,佳城露草边。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 《晚春》

    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炉烟惊扇影,酒面舞花光。照水云容懒,移床竹意凉。更烦红槿帽,促拍打山香。

  • 《和邵资政》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纇难酬白雪辞。督府繇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时。

  • 《濠梁感怀》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 《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淮山谁言鲺滞人,少雁求群正如许。先生掉头嗟奚为。要著行缠抱琴去世。径须折折楖栗杖,吾曹穷措有妙处。时时携钵过桥来,白头看打僧伽鼓。

  • 《题荷寄施虎泉》

    三秋湖舫话离群,百里还家傍海云。今日耶溪秋信至,抽残荷叶未逢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