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器宇廓落,形像乾枯。
一点彻灵府,万年空劫壶。
青原门下识麟角,黄檗床头捋虎须。
死中还活兮活中还死,无中却有兮有中却无。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禅修者为主题,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境界和哲理。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并化身为主,绘画作品求赞美。
容貌高雅,形象干瘪。
一点悟透了灵性的宝藏,万年的虚空与无常。
在青原门下,认识到珍贵的事物,如麒麟和角。
在黄檗寺的床头,整理着像虎须一样的心绪。
死亡中仍然存在生命,生命中又存在死亡,无中却存在有,有中却不存在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修者的形象和表达禅宗的境界,传达出深刻的禅理思想。首先,诗中描述了禅修者的外貌,其器宇廓落、形象乾枯,显示出禅修者超脱尘世的气质和慈悲的内心。禅人不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心的修行与洞察。

接着,诗中提到一点彻灵府,指的是禅修者通过禅定和悟道,顿悟了内心的宝藏,即灵性的本源。万年空劫壶则指的是虚空的存在和无常的真相。禅人通过领悟虚空和无常的境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禅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体悟。青原门下识麟角,表示禅人在青原禅寺学习禅宗教义,领悟到了珍贵的事物,如麒麟的角,象征着禅修者在修行中所获得的珍贵体验和智慧。黄檗床头捋虎须,表达了禅人在黄檗禅寺的床前整理内心的状态,就像整理虎须一样,意味着禅修者对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最后两句“死中还活兮活中还死,无中却有兮有中却无”是对禅宗中“生死一如”的境界的诠释。禅人通过修行,超越了生死的界限,认识到死亡与生命的互为存在,以及有无、存在与虚空的相互关系。它表达了禅修者对于世界本质的洞悉和对生命的超越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禅修者为主题,通过绘画作品的形式表达禅宗的境界和哲理。它通过描绘禅人的形象和表达禅宗思想,传递出超越生死、超脱尘世的禅修境界,以及对于世界本质的洞悉和体悟。这首诗词在形象描绘和思想表达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哲理内涵。

  • 《宿曹西畴宅大雨》

    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不堪终夜急,似欲阻人行。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

  • 《夜间风雨有感》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 《杨村秋晓》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

  • 《和戴石屏》

    叫得神胆力,挽回天地心。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有。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 《兰陵王(涵碧)》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时见轻鸥出没。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如今

  •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上寿春朝观外庭,诏恩不许会公卿。即时二史书谦德,只使群官进姓名。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