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
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人的境界和修行心得。诗人以禅修者的视角,描述了禅修者的身心状态和修行成果。禅修者的身体如虚空般广阔,能够遍及十方,意味着超越了有限的存在。禅修者的心境则超越了三界六道的束缚,达到了古佛的境地,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烦忧。

禅修者得到这种修行的成果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本性,藏于内心深处。这种境地使禅修者充满宁静,如同秋天的凉爽能够平息百念杂念。而当禅修者运用这种境地时,其行为和言语会散发出芳香,如同春天的花朵盛开,万象成章。

诗中还提到了德性的形象超越了外在的形态,道则存在于内心的中央。这句表达了禅修者修行的目标是超越形式和外在的表象,而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实现道的境界。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视角,描述了禅修的境地和修行的成果。通过对禅修者身心状态的描绘,展示了超越尘世喧嚣和烦恼的境界。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虚空、古佛、秋天和春天等,使得诗词具有强烈的意境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禅修者的心境与自然界相结合,表达出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境地。

诗词的结构简洁明快,运用了句中断句的手法,使得诗词有一种流畅的韵律感。通过对禅修者的内外境的对比,以及对禅修者目标的阐述,表达了禅修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禅修者通过修行所达到的高境界,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它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禅修者境地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思考的空间,使人产生共鸣和启发。

  • 《缘识》

    月光红燄影参差,九衢丽景意蹰踟。车马往来殊无碍,几人相逐几人随。天河夜静色如银,半拥红街半拥春。山高市邑弦管处,烛残露湿伴香尘。传更漏唱欲将催,百万灯花焰里开。醉酒狂歌家家客,行坐欢娱莫自裁。去年今夕一般游,桂树蟾宫慢欹楼。更深渐觉寒气冷,云摇五色顺情流。

  •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 《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 《赋得集池鴈诗》

    逢风时逈度。逐侣乍争飞。犹忆方塘水。今秋已复归。

  •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 《谪仙吟赠赵道士》

    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