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发衰髭,顶雪颔丝。
方头似凿,钝口如椎。
相逢閒受用,惯喫落便宜。
蒲鞋价贱陈尊宿,浆水钱还王老师。
法不当情兮平等得定慧之学,心无所住兮自然见离微之时。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的僧人形象,通过对他的外貌和生活的描述,展现了禅修者的心境和修行的境界。
这位禅修者的形象是老年人,他的胡须已经变白,头顶上覆盖着白雪一样的白发。他的头部形状方正,像是用凿子凿过一样,脸上的线条钝钝的,像是被锤子敲过一般。当他和人们相遇时,总是心情轻松自在,习惯性地享受着生活的恩惠。他习惯穿着便宜的蒲鞋,住着简陋的房子,却满足于这种简朴的生活。他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一切人和事物,不受情绪所左右,从而获得了心灵的稳定和智慧的启迪。他的心无所住,能够自然地看清世间万象中的微妙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禅修者形象的描绘,传达了禅修的境界和禅悟的心境。禅修者通过修行,超越了对外在形式的追求和执着,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他不受物质财富的束缚,心境自在,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他的心不依恋于任何对象,能够超越相对的现象,触及到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这种境界使他能够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稳定和觉知,体验到禅悟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形象和境界,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禅修的精神内涵。它表达了一个人超越尘世纷扰,修炼内心,达到平等和智慧的境地。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禅修的力量和对人生的启示,激发内心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越的渴望。
会合非素期,追欢得同好。旅情忘郁约,春事入吟啸。子行反崤巩,我去旁嵩少。怅望洛阳花,金樽不同倒。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