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绝待而灵,无得而名。
就位难辨,借功证成。
合伴应时节,随事放光明。
神歌社舞闲心适,块雨条风乐太平。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表达了禅修者追求超越世俗名利的境界,并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来达到心灵的自由。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不提供,我会尽力通过赏析来解读其诗意。

诗人在诗中首先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描述了禅修者的境界是超越一切期待和名誉的。他们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灵性的提升。

诗人接着描述了禅修者的境界难以被凡夫俗子所理解。禅修者的修行境界是深奥而难以界定的,不是通过外在的功绩和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通过内在的觉悟和心灵的升华来证明自己。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能够顺应时节的变化,放下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展现出内心的光明和智慧。他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

最后,诗人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他们在心境宁静的状态下,能够神游于歌唱和舞蹈之中,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和快乐。他们超越了尘世的烦恼,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禅宗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禅修者所追求的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强调了禅修者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超越名利的束缚,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并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之道,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雪谷谭》

    崎岖鸟道开烟萝,长松偃蹇声荡摩。白龙怒吼挂绝壁,苍兕离立迎清波。枯筇拄破春苔色,雷雨收功神斂迹。穷源不得空归来,掬雪捕珠三太息。

  • 《浣溪沙》

    多病嫌秋怕上楼。苦无情绪懒抬头。雁来不寄小银钩。一点离情深似海,万重凄恨黯如秋。怎生禁得许多愁。

  • 《哭女樊四十韵(虢州长史时作)》

    逝者何由见,中人未达情。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去伴投遐徼,来随梦险程。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母约看宁辨,余慵疗不精。欲寻方次第,俄值疾充盈。灯火徒相守,香花只浪擎。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魄散云将尽,形全

  • 《墐屋》

    旋墐山寮准备冬,石炉松火尽从容。功名那及生前酒,机会多如饭后钟。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客来欲觅秋崖去,知在白云何处峰。

  • 《少年新婚为之咏诗》

    山阴柳家女。莫言出田墅。丰容好姿颜。便僻工言语。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红轮映早寒。画扇迎初暑。锦履并花纹。绣带同心苣。罗繻金薄厕。云鬓花钗举。我情已郁纡。何用表崎岖。托意眉间黛。申心口上朱。莫争三春价。坐丧千金躯。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无因达往意。欲寄

  •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