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茶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寺碧溪头,
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
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
薪桂烦燃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茶灶的景象,以及在茶灶旁边的幽居之人。茶灶是一个用来煮茶的地方,通常设置在山寺或僧人的住所旁边。诗人通过描写茶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对茶文化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句“山寺碧溪头”,描述了茶灶所在的地点,山寺位于碧溪之上,给人以清幽的感觉。接着,“幽人绿岩畔”描绘了一个居住在茶灶旁边的人,这个人远离尘嚣,生活在幽静的绿岩旁边,彰显出一种隐逸的境界。
第三句“夜火竹声乾”,描述了夜晚茶灶旁的情景。夜晚的茶灶旁,熊熊的火焰和竹叶摩擦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最后两句“春瓯茗花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描绘了茶灶中的茶具和燃烧的木柴。春天的茶杯中盛满了新茶,花香四溢,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然而,诗人却认为这里缺乏雅致的趣味,因为茶灶的燃烧需要频繁添加桂木,给人带来了些许的困扰。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茶灶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茶灶的描写,诗人也传递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词以自然、安静、朴素的笔触传达了一种恬静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客居三月不论玄,水牯朝昏痛著鞭。拽脱鼻绳无觅处,山童走得脚皮穿。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萱草堂中乐泄融,豪家异味可能重。政惭陆子怀无橘,锡类那知有颍封。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