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沧洲亭怀古?此诗为沈辽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湘水悠悠天际来,
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
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
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
九歌寂寂令人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沧洲亭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湘水、夹江的景色以及城中人物的变化,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世间的离散。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九嶷山的壮丽景色,遥想古代帝王的辉煌盛世,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最后的两句“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沮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湘水、夹江的悠远和古木抱山的回环,给人一种宁静和悠然的感觉。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揭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城市的繁华与衰落。九嶷巉天古云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遥远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帝子龙车回”暗示了过去帝王的辉煌,与现实的失落形成了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九歌寂寂令人哀,流露出对充满遗憾的现实的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和现实的失望与思考。它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又抒发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痛心。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思和感伤之感。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居山乐无涯,三径富松菊。山体静吾心,山光悦吾目。春来山蕨肥,秋后山田熟。未必王侯家,有吾清净福。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风月骚人业,相传能几家。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隐奥谁知到,陵夷即自嗟。千篇如可构,聊擬当豪华。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君恩谨宜道,使才慎推差。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入门解征衫,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