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卧。
家家五十日,谁敢一日情。
未言给私用,且以应官课。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采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采桑人在溪桥上接过桑叶,用钩笼来装载清晨飞过的蚕群。今天早晨为何这么匆忙,晚上蚕虫可能不会吃饭。每家每户都有五十天的时间来养蚕,但谁敢轻视一天的情感。蚕还没有被提到私人用途,而是用来养活官府的需要。
这首诗词以采桑人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蚕的照料。诗中的采桑人站在溪桥上接过桑叶,体现了他们在桑树丛中的勤劳形象。使用钩笼来装载飞过的蚕群,表达了蚕丝产业的规模和重要性。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今晨采桑人赶得很早,暗示了采桑人对于蚕的养殖需要及时照料。而晚上蚕虫可能不会吃饭的描述,表达了采桑人对于蚕的需求和担忧。
诗中提到每家每户都有五十天的时间来养蚕,但谁敢轻视一天的情感。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蚕丝产业的重要性的关注,每一天都对于蚕的养殖来说都非常重要。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蚕丝的用途。蚕丝还没有被用于私人用途,而是用来满足官府的需求。这表明蚕丝作为一种珍贵的产品,被用来满足官府的需要,凸显了蚕丝养殖的经济价值和重要性。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采桑人的劳动和对蚕的关怀,表达了对蚕丝产业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农村的生活场景,以及蚕丝养殖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具有一定的时代和社会价值。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风前摇袂思沉沉,雷云不动蛟龙蛰。
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茅檐小屋对青山,只有渊明一味闲。手把黄花玩尊酒,宛然风味义熙间。
庙堂无计息干戈,国士衔冤未泊罗。尽五指天均日月,八千里地旧山河。人无远虑心徒切,里有新丧巷不歌。况是十年芹泮客,倚阑尤觉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