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补陀山》

茫茫东海东,古洞石玲珑。
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
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
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补陀山》是陈允平所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以东海的补陀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人心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中提到了茫茫东海东和古洞石玲珑,这描绘了广阔的东海和独特的山洞景色。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表达了山岛相连,海水相通的景象。这些描写传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宏伟。

接着,诗中提到了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这里作者借用鱼龙的形象来形容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日月的自然运行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虚幻的本性。通过这样的描写,诗词表达了世界的多变和事物的虚幻性。

最后两句诗词,作者写道“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在茫茫的自然景色中,作者认为这种景象并非是虚幻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他进一步指出,人的内心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会显露出来,人心的真实和本质在这种景色中得以展现。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自然变化为背景,通过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多样性,同时也揭示了人心的真实和本质。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心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启发读者反思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

  • 《挽六二弟二首》

    向来造诣极深醇,土苴浮名贵重身。无愧里中称正士,有辞地下白先人。大招谁识三号礼,小敛惟消一幅巾。老别亲朋犹作恶,可堪白首哭天伦。

  • 《偈颂十七首》

    二千年前,尺不如寸。二千年后,寸不如尺。清凉到这裹,眼不见为净。只将三文钱,娶个黑老婆。长裙短袖,拖泥带水,隈隈{毡占换崔}{毡占换崔}。且恁麽过,更谁管你。结制解制,长期短期。杀生护生,得念失念。阿呵呵,少林穿林客,元是老臊胡。

  • 《句》

    惟有高州是当家。

  • 《赠王子和》

    二年紫塞头,日日思都梁。归来向清淮,白鱼初饱霜。走马脱辔头,搴旗向沙场。不如把蟹螯,欹帽呼酒觞。要听阿燕歌,颓然倚胡床。姮娥一笑粲,韵此九月凉。缅怀去从军,只影天一方。谁令投老梦,犹咤登太行。采采东篱花,其香何扬扬。昭华唤惊鸾,玉支况在傍。自惭老不解,著句

  • 《题古城岩》

    依然雉堞古城基,开创由来自汉隋。南北两门余旧日,黔黎百岁话当时。循山{左浮右虎}{左浮右虎}陈公堨,凿石岩岩葛令碑。万丈悬崖如削玉,也应容我恣题诗。

  • 《题小室二首》

    阡陌东西山北南,半生常带散人衔。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合上大夫投欲死,甕间吏部寝方酣。可怜子骏无家法,下见先人面有惭。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