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
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
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不去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
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
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邵雍自我安慰、自我激励的心境。他已经六十六岁高龄,不再追求名利、功业,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真宰(指朋友或知己)的赞赏之情,以及通过饮酒来劝慰自己、激发自己的士气。他的面色虽未发红,但内心早已被和气所感动。他在人世间低头仰望,自知没有什么可感到惭愧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自己人生状态的思考和总结。他已经年老,不再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内心的修养上。诗中的"不去两般事"表明他已放下一切杂念,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他用诗歌向真宰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性。同时,他以酒劝慰自己,激励自己继续前行,不要因年老而失去斗志。他的面色虽未发红,但内心早已被和气所感动,表明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不为外界的评判而动摇自己的内心。最后,他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表明他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坦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充满自信。整首诗意味深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内心自我价值的认同。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谁何不欲蚤忘机,今已高年古亦稀。翠柳阴中黄鸟过,青山影里白鸥飞。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人意不如毛羽意,声声犹道不如归。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不逢星汉使,谁识是灵槎。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