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补梦中所作》

鸿雁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

作者介绍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爲地已爲人夺去。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干学《通鑑后篇考异》以爲是明末人僞托。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爲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爲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补梦中所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思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鸿雁流离梦亦惊,
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
留与君王取太平。

这首诗以流离的鸿雁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鸿雁是候鸟,常常在秋天迁徙,它们的离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也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疑虑。

诗中的“满怀凄怨足秋声”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和哀愁,秋天的声音仿佛充满了凄凉和悲伤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愿望。胡儿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以勇猛善战著称。作者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实现太平盛世而不惜献身,将自己的身躯留给君王,希望君王能够实现社稷安宁、国泰民安的理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流离的鸿雁、凄怨的秋声和作者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对社稷安宁的期盼。它展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词意境凄凉,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 《王子直挽词二首》

    王氏仍淮水,贤人减颍川。风流今尽矣,天理旧茫然。亲涕沾封箧,交情动绝弦。公卿谁不到,偏夭贾生年。

  • 《行路难》

    君不见车氏坰,字同啮异良堪嗟。又不见澄子衣,纺缁宁顾禅缁非。势利自昔等如斯,何但今人心术移。乃知把握亦徒尔,对面芙蓉荆棘里。寂寞休看出岫云,荣华但付东流水。

  • 《谢潘端叔惠红梅》

    诗老为花空自忙,想应未识此奇芳。青枝绿叶何须辨,桃杏安能如许香。

  • 《好事近(黄琼)》

    花里爱姚黄,琼苑旧曾相识。不道风流种在,又一枝倾国。拟图遮断倚阑人,休教妄攀摘。其奈老来情减,负十分春色。

  • 《边上》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山河惨澹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只此旅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 《摸鱼儿》

    惜春归、送春惟有,乱红扑蔌如雨。乱红也怨春狼藉,_得泪痕无数,肠断处。更唤起、琼鹊催发长亭路。征鞍难驻。但脉脉含颦,嗔人底事,刚爱逐春去。阑干凭,芳草斜阳凝伫。愁连满眼烟树。_松不理金钗溜,鸾镜一奁香雾。花谁主。怅□□、玉容寂寞春知否。单衣懒御。任门外东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