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凄清入敝裘,月明偏照五更头。
无衣毕竟干谁事,彻夜寒螀叫不休。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不寐》是苏泂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露凄清进入破旧的外衣,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五更初。
没有衣服究竟适合谁呢,
整夜寒螀叫声不停绝。
诗意:
这首诗以寒夜无眠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身着破旧的衣袍,风露的凉意透入其中,月光照耀下,五更时分已过,天色渐亮。然而,他却无法入眠,心中充满了焦虑和困扰。他思考着没有适合他的衣服,象征着他对人世间事物的疏离和无奈,仿佛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整夜寒螀的叫声也象征着他内心的不平静和无法平息的痛苦。
赏析:
《不寐》通过描绘一个寒夜中无法入眠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困顿。诗中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情绪,风露凄清、明亮的月光以及寒螀的叫声都为诗中的情感氛围增添了一丝凄凉。诗人通过表现自身的无眠之苦,以及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归属感和无奈命运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深刻感受,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竺乾窃虱屠龙伎,袖隐神锋入南海。暨见真龙元不识,九年面壁好羞惭。
季秋日在房,房心乃明堂。煌煌心前星,于兹侍天王。休符协上象,九月诞元良。太史言有证,重晖照无疆。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瀰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
竹原与草堂,转眼事非旧。一壑今独专,造物有付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