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柴门三月强,亦无诗句答风光。
悠然自有深居乐,满径从教春草长。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不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文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出柴门三月强,
亦无诗句答风光。
悠然自有深居乐,
满径从教春草长。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诗人坚守于自己的茅屋之中,不管外界的春色如何美丽,都无心去回应,也没有诗句来描述。他以悠闲自得的心态,享受着深居的乐趣,只顾着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心境和生活态度。首句“不出柴门三月强”,表明了作者选择宅居的决心和坚持,不因外界的春光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句“亦无诗句答风光”,表明作者不以诗句回应外界的美景,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出自然之美,或者是出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不愿被外界的繁杂干扰。第三句“悠然自有深居乐”,表达了作者深居简出的态度,他以宁静自得的心态,享受着居家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满径从教春草长”,描绘了春天的草木蓬勃生长,强调了宅居的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放弃外界的繁华和纷扰,作者选择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享受内心的宁静和恬淡。这种生活态度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守拙”和佛家的“安居”。整首诗词以淡泊、静谧的笔调,向人们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念,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缥缈谁氏子,学道要长仙。人世岂不乐,何苦求上天。反首顾我语,子岂得谓贤。智如扑灯蛾,甘就膏火煎。
翠锁蛾眉别恨浓。罗衣初试怯春风。相思只为两西东。帘卷玉钩云淡淡,香消金鸭雨蒙蒙。此情都在不言中。
发不能胜二寸冠,天教送老向江干。倚墙筇杖伴人瘦,缟瓦清霜争月寒。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一身著了余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
閒寻石涧列云扉,树影生凉怯苧衣。静碧轩窗聊寄傲,软红尘土竟忘归。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折蕉花晓露晞。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
布袍草履历天涯。朝市与云霞。随分有些活计,杖挑周易南华。客来问我浮世事,无言指落花。炼就水云情性,脚踏到处为家。
渰历三家市,梅垂万颗酸。烽池看火树,嵝室试金丹。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它杨应不类,留与子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