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伯牙》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闭黄壤,
流水高山心自知。
中文译文:
千年来没有一根琴弦能够表达出这样的悲伤,
欲弹奏时感到孤独绝望,仿佛连鬼神都会产生怀疑。
故人舍弃我,留我独自封闭在黄土之中,
流水和高山明白我心中的苦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伯牙的心境和感受。伯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琴师,他因为好友钟子期去世而感到极度悲伤和孤独。
首句“千载朱弦无此悲”表达了伯牙内心深处的悲伤之情。伯牙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弹奏琴时感到无法找到适合的琴弦来表达他的悲伤之情,无法找到能够传达他内心感受的音符。
第二句“欲弹孤绝鬼神疑”形容伯牙极度的孤独和绝望,他的琴声凄凉而深沉,以至于连鬼神也会对他的琴声产生怀疑,以为这是来自鬼神的呼号。
接下来的两句“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表达了伯牙在好友去世后的孤独和自省。故人舍弃了他,他只能独自躲藏在封闭的黄土之中,与外界隔绝。但是他心中的苦楚和伤感却被流水和高山所理解,他们能够感知到他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伯牙内心的悲伤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伤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情世态和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尚仪引见近龙床,御笔亲题墨色香。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珠袍年少子,名冠羽林中。独佩流星剑,双悬明月弓。陪游向何处,还入华清宫。
信脚行去绝埃尘。信手拈来用得亲。信口道出惊天地,信心悟入独超群。
西风落木绽黄花,牛背村童笛正佳。曾识倚楼人听处,每闻吹月鹤升遐。苍江一色浑秋意,红叶初光衬晚华。冷露下天星斗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去岁端阳直禁闱,新题帖子进彤扉。太官供馔分蒲醑,中使传宣赐葛衣。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薰微。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