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到定庵,老僧朝暮拜瞿昙。
如今谁是香花主,老木号风暮正酣。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泊无碍定庵二首》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十七年前来到定庵,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向瞿昙大师敬礼。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现在香花主人的疑问,以及老木在风中吹拂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瞿昙大师的拜访,展现了佛教信仰中的虔诚和恭敬。作者在这座庙宇中停留了十七年,每天都敬重地向瞿昙大师行礼,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和追求。瞿昙大师在佛教中被尊称为香花主,这里指的是现在谁担任了这一重要职位的疑问,也可以理解为对时间的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还描绘了老木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这种描写给人一种宁静而寂静的感觉,与诗人在庙宇中静心修行的氛围相呼应。老木号风暮正酣,意味着风声在傍晚时分更加嘹亮,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这庙宇中修行生活的充实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信仰、时间流转和自然声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定庵修行的心境和感受。诗中融合了虔诚、思考、宁静和满足等情感,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展示了他对佛教和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内心的平静。
谁氏夸豪力,琳宫一手开。光辉动金碧,潇洒绝尘埃。煮石洞中火,流霞天上杯。篮舆穿翠樾,只为听琴来。
寰中风穴不一处,斯井乳化能伏流。暗接高源常秘惜,不离陌路自清幽。土囊空艳高人赋,水品难逢处土收,宴坐岩头默斟取,清凉此意与谁谋。
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
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却到江西心有悟,回看过去事皆非。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自肥。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