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
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泊通明堰》是宋代释宝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在通明堰边的一夜中,江风不平,草木在路旁也有声音。这里的意思是,夜晚江风吹动,草木摇曳,发出声响。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所处环境的感受。作者提到了老子和秦人,暗示自己对于津渡的意义和逐客的情感有所了解。荒县已经过了三更,但船上仍然有一盏明灯。这里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泊船途中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一个暂时的寄居之所。他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同时也表达了对远行和归来的喜悦之情。他在送别雁时心情悲伤,但又在迎接燕归时感到欣喜。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江风、草木和夜晚的景象,以及通过对自身身份和旅途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同时,也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情感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准确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
寡求忘市远,易足任囊空。院吏催呈史,家僮笑忍穷。鬓毛惊尽白,仓粟饫陈红。赖有三峨梦,时时到枕中。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溪南浑似辋川居,不啻当年卧草庐。从昔金声蒙酱瓿,至今汗血困盐车。端知将相真无种,更喜才华甚有余。及此知机同免祝,季鹰初不为鲈鱼。
底用匆匆便据鞍,离觞纵满不能欢。潇湘万里客愁远,鶗鴃一声春事阑。此去宦游当益显,时来功业自非难。似闻幕府资奇画,好借雄风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