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晓鹧鸪啼,云暗泷州路。
榕叶阴浓荔子青,百尺桄榔树。
尽日不逢人,猛地风吹雨。
惨黯蛮溪鬼峒寒,隐隐闻铜鼓。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脚下,黎明时分鹧鸪鸣叫,
云彩密布遮蔽了泷州的道路。
榕树的叶子浓密,荔枝青翠欲滴,
有一棵高达百尺的桄榔树。
整天都不见到人,
突然一阵狂风吹起雨来。
沮丧而昏暗的蛮溪鬼峒感到寒冷,
隐约能听见铜鼓的声音。
诗意:
《卜算子》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山野景象。清晨时分,山间传来鹧鸪的鸣叫声,但浓密的云层将泷州的道路遮掩。诗中描绘了一片幽暗的景色,榕树的叶子浓密繁茂,荔枝树青翠欲滴,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高大的桄榔树。整天下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突然间,一阵狂风带来了雨水,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更多的忧伤和寒冷。蛮溪鬼峒悲凉而昏暗,隐约能听到铜鼓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凄美的氛围。
赏析:
《卜算子》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山野景象,展示出朱敦儒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描绘鹧鸪鸣叫、云雾弥漫、榕树和荔枝的青翠等,创造出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氛围。作者通过表达大自然的荒凉和人迹罕至的寂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强调了人类的孤独感。同时,诗中出现的蛮溪鬼峒和铜鼓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意境。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幽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来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手法,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卜算子》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生命与孤独、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
天教梼杌降家门,骨肉荆榛不可论。赖是本支调护力,若敖不馁怙深恩。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最是一年秋好处。橘绿橙黄,半带金茎露。翠幕珠帘开紫府。五云深处台星聚。昨夜玉皇传诏语。闻道君家,勋业高前古。赐与金丹并玉醑。
草荒树密路三叉,下马来寻日色斜。顽石呜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开花。夜台不敢留真姓,萍梗还来酹晚鸦。牡砺滩头当日客,茫然隔世数年华。
素璧徐升天宇闲,连峰积雪苍茫间。楼台是处可见月,无此巉巉群玉山。
此香堪笑又堪悲,刚把愁肠说向谁。冶父山前曾落节,午钧之重一毫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