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小红楼,芳草江南岸。
雨后纱窗几阵寒,零落梨花晚。
看到水如云,送尽鸦成点。
南北东西处处愁,独倚阑干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瓦小红楼,
芳草江南岸。
雨后纱窗几阵寒,
零落梨花晚。
看到水如云,
送尽鸦成点。
南北东西处处愁,
独倚阑干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江南的景象。诗人以碧瓦、红楼、芳草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风光。雨后的纱窗带来些许寒意,梨花也随风零落,预示着晚春的尽头。诗人眺望着水面,水如云般变幻,鸦群随着水面的波动而散去。南北东西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愁绪,诗人孤独地倚在阑干上,感受着无处不在的愁思。
赏析:
《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风景和诗人内心的愁思。碧瓦小红楼、芳草江南岸等诗句,以色彩和气息的描绘,勾勒出江南的美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然而,雨后纱窗的凉意、零落的梨花以及处处愁绪的描述,则使诗词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水面上水如云般的变幻,以及鸦群散去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诗人独倚阑干的形象,更加突出了他的思考和苦闷。
整首诗词以描写江南景色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愁思。它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美丽和诗人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种种烦恼和无奈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上独具匠心,通过富有感情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昭公祥汉律,求比礼三千。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合眼波吹枕,开篷月入船。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剩欲酣清赏,翻愁败醉眠。今宵怀昨夕,雨卧万峰前。
西风飒飒动长林,斗酒沽来伴月斟。慷慨未应忧短褐,悲歌元不为秋砧。谁云塞马年年健,自是君门浩浩深。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叠烟尘,有泪应弹。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