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今如许,江硝岂所宜。
未妨宁过计,不是故多疑。
歉岁真难度,奸人或见窥。
移舟入城泊,何敢强违时。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泊嘉兴城北门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病今如许,
江硝岂所宜。
未妨宁过计,
不是故多疑。
歉岁真难度,
奸人或见窥。
移舟入城泊,
何敢强违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回在嘉兴城北门外泊舟时的心境。作者年老多病,如今的状况不容乐观,而江边的硝烟并不适宜他的健康。尽管如此,他并不放弃思考和计划,并且他不是出于无谓的多疑而做出决策。在困难的岁月中,真正的才干很难得到发挥,而奸诈之人常常窥视机会。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决定移舟入城停泊,但他对时机充满敬畏,不敢轻易违背时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嘉兴城北门外泊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作者的年老多病,体弱无力,这使得他对周围环境更加敏感,对自身状况的担忧也更加深重。江边的硝烟象征着战乱和混乱,与作者的健康状况相冲突,进一步凸显了作者的无奈和困境。
然而,尽管作者面临困难,他并没有放弃思考和计划。他强调自己的决策并非出于多疑,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这表明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诗词的后半部分突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心的复杂。作者提到歉年,这是指困难的岁月,才干难以得到发挥。他还提到奸人可能窥视机会,这暗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然而,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决定移舟入城泊,但他对时机保持敬畏,不敢强行违背时势。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时局的思考。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动荡的描绘,诗词传递了一种坚韧与自省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在逆境中的深思熟虑和谨慎行动。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一身都是我,瘦了又还肥。
信步腾腾野岩边,离家都为利名牵。疏林一路斜阳里,飒飒西风满耳蝉。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瓶。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堂上岐阳碑,吾兄所与我。吾兄自善书,所取无不可。欧阳弱而立,商隐瘦且橢。小篆妙诘曲,波字美婀娜。谭藩居颜前,何类学颜颇。魏华自磨淬,峻秀不包裹。九成刻贤俊,磊落杂么麽。英公与褒鄂,戈戟闻自荷。何年学操笔,终岁惟箭笴。书成亦可爱,艺业嗟独夥。余虽谬学文,书字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士如天马龙为友,云梦胸中吞八九,秦皇殿上夺白璧,项羽帐中撞玉斗。张纲本不问狐狸,董龙何足方鸡狗。风埃蹭蹬不自振,宝剑床头作雷吼。忆遇高皇识隆准,岂意孤臣空白首!即今埋骨丈五坟,骨会作尘心不朽。胡不为长星万丈扫幽州?胡不如昔人图复九世雠?封侯庙食丈夫事,龊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