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是宋代李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七夕夜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并以寄书的方式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去年这个夜晚与亲友共度芳酒,如今只能独自叹息离群。茅屋中只有孤灯陪伴着我,酒炉里应该有月亮在寻觅你。我忧愁地将从青州离去,风与禅师的白足一同分开。我想象着紫梅溪上的客人,也应该回头一眼看看云彩。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七夕夜思念亲友的心情。在去年的同一时刻,他曾与亲友们共享美酒,而如今却只能独自叹息,感叹自己与亲友们的分离。茅屋中只有一盏孤灯,寥寥无几的光亮陪伴着他,而酒炉中的火焰似乎在寻找着这个夜晚的月亮,象征着他寻找亲友们的思念之情。作者忧愁地离开青州,与风与禅师的白足分离,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离开亲友所在的地方。他设想着紫梅溪上的客人,他们也会回头看看这片天空中的云彩,意味着他希望亲友们也能回忆起与他共度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通过对七夕夜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忧伤之情。同时,通过对茅屋、灯火和酒炉的描绘,以及与风和禅师的比喻,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寄托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情与离愁。
中兴五叶,天子肇明禋。一德格高旻。宁皇至圣功超古,万国慕深仁。徽称显号又还新。功德粲雕珉。乾坤绘画终难尽,遗泽在斯民。
丁督护,听我语。欲从君,臂不羽。嫁时所结发,剪之随君去。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开。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
曲渚澜生。遥峰云敛,据鞍又出江城。青子垂枝,悴阴遮道,乍闻一两蝉声。素蟾犹在,但惟有、长庚殿星。征夫前路,应怪劳生,尘事相萦。年来厌逐时迎。千里追寻,两鬓凋零。佳景良辰,无憀虚度,谁怜客里凄清。不如归去,任儿辈、功名遂成。旧欢重理,莫笑渊明,却赋闲情。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却悟冗宫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幽鸟静啼人外境,疏钟不堕世间风。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绝微尘冰鉴融。自恨无缘陪宴坐,它生愿效种松翁。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