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
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
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中文译文:
病中欣赏梅花时,有幸有贵友元晦前来相伴。
在荒寒之中,一点梅花的芬芳足以回报天地的恩赐。
天地之间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它们只是接受人们的喜好。
我要收敛自己的白发,顺应时代的变迁,但风味仍然要如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病榻上赏梅时的情景,并将这种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作者病中无法与他人交流,但幸得贵友元晦前来陪伴。梅花虽然在荒寒的环境中开放,却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足以回报天地的恩赐。这种景象使作者感叹,天地并不在乎梅花的芳香,它们只是接受人们的喜好和意愿。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韬光养晦,适应时代的变化,但仍然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整首诗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生活可能困难和艰苦,但人们仍然能从中找到美好和喜悦。作者通过梅花的芬芳、天地的无心以及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与时俱进的同时,作者也强调了保持独特个性与品味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审美追求。它展示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心境,并通过梅花的赏析,传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逢人》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将无半面别,正恐呼声似。中年况多忘,错认固无意。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

  •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 《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共远梦》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鸟捉取送笼中。知谁放在扶桑树,秪怪满溪烟浪红。

  • 《再用韵述怀》

    少年发愤欲忘餐,信木能鑽透石盘。灯火半生徒自苦,虀盐并日不嫌单。嗟来未肯低头拜,臭腐那须着眼看。何物马肝犹不悟,怜渠五利竟诛栾。

  • 《溪涨》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