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别秀亭五首》

市人指黑应怪讶,拄杖倚空何所为。
戍角征鼙曾汹汹,樵歌牧笛尚熙熙。
风流剩有登临兴,摇落宁无代谢悲。
□□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别秀亭五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它通过描绘秀亭周围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放翁时代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市人指黑应怪讶,拄杖倚空何所为。
戍角征鼙曾汹汹,樵歌牧笛尚熙熙。
风流剩有登临兴,摇落宁无代谢悲。
□□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秀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周围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放翁时代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市井之人指着黑暗的天空感到惊讶,而拄杖的行人却无所作为,这显露出现实中人们对于未知的茫然和困惑。

接着,诗人描述了过去戍边之地的军号和战鼓声曾经的嘹亮动人,樵夫的歌声和牧人的笛声也曾经欢快悠扬。这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回忆和忧虑。

然而,尽管时光流转,风雅的情趣仍然存在。风流的兴致仍然存在于登高望远之中,摇曳的落叶中也依然没有代谢的悲伤。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自然的赞颂。

最后两句略有遗缺,但依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放翁时代的向往。诗人以"□□翁"称呼自己,表示自己即是放翁,而他解读自己的诗作,认为当下的社会升平已经不如放翁时代那样自由和安逸。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和现实社会的思索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风雅的赞美和渴望。诗人通过对秀亭景物和人们活动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富有感染力和意境。

  • 《缘识》

    月光红燄影参差,九衢丽景意蹰踟。车马往来殊无碍,几人相逐几人随。天河夜静色如银,半拥红街半拥春。山高市邑弦管处,烛残露湿伴香尘。传更漏唱欲将催,百万灯花焰里开。醉酒狂歌家家客,行坐欢娱莫自裁。去年今夕一般游,桂树蟾宫慢欹楼。更深渐觉寒气冷,云摇五色顺情流。

  •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 《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 《赋得集池鴈诗》

    逢风时逈度。逐侣乍争飞。犹忆方塘水。今秋已复归。

  •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 《谪仙吟赠赵道士》

    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