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枯如我真何用,谩结蒲团竹椅缘。
缄口向人无一语,此灯他日遣谁传。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别胡仲立次敬子伯量二丈韵二首》是宋代裘万顷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乾枯如我真何用,
谩结蒲团竹椅缘。
缄口向人无一语,
此灯他日遣谁传。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裘万顷在与胡仲立、次敬子伯量二丈分别时的心情。作者感叹自己的境遇如同枯萎一般,不知有何用途。他们之间的情谊只能通过结缘蒲团和竹椅来象征。作者默默无言地面对离别的人,似乎无话可说。而作者点亮的这盏灯,将来又能传给谁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
诗中的"乾枯如我真何用",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叹,暗示作者可能身世寒微、境况艰难,感到自己的存在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
"谩结蒲团竹椅缘"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蒲团和竹椅都是离别时送给别人的礼物,代表着情谊和缘分。这种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抽象性。
"缄口向人无一语"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无语和无言,或许是因为感慨万千,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种默默无言的情感更加增强了诗词的凄凉和离别的忧伤。
最后两句"此灯他日遣谁传"留下了悬念和思考。灯光代表着希望和传承,作者不禁担心自己离开后,这盏灯还能传给谁,谁能继续传承他们之间的情谊和思念。
总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诗中的意象和暗示,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宋代诗人对情感和生命的抒发和思索。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峰。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岛香回栈柏,秋荫出庵松。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内花园里动春游,四面参差五石头。玉砌琳阶储碧水,龙葭吹向小亭留。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挥手谢尘纲,举袂步蟾宫。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只道欧阳子,行飞入道山。报来犹佐幕,书至得开颜。过我不相见,底忙成往还。未知重回日,端复几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