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衣已当酒家钱,更卖山中二顷田。
尽听小姬辞别院,单留老马伴残年。
假令埋骨终无地,断许知心独有天。
一事差强今晚辈,桐江续集又千篇。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编续集戏书》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衣已当酒家钱,
穿着朝廷的官服已经成为了我进酒店的费用,
更卖山中二顷田。
还卖掉了山中的两顷田地。
尽听小姬辞别院,
只听到小姬辞别了宫院,
单留老马伴残年。
只留下老马陪伴我度过余生。
假令埋骨终无地,
假设将来埋葬我时找不到地方,
断许知心独有天。
至少我的知己们会永存于天地之间。
一事差强今晚辈,
有一桩事情差强人意,只能留给后来的人来完成,
桐江续集又千篇。
桐江的续集又增加了一千篇。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方回的心情和人生观。诗中的第一、二句描述了作者的境遇,他已经沦为穷困潦倒的状态,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田地以维持生活。接着,诗中提到了小姬的辞别,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离别的痛苦。而留下的老马,则象征着作者在世间的唯一伴侣。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思考了死后的境况,提到了埋骨无地,但相信他的知己们会永远留存在天地之间。最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并且称赞了桐江的续集又增加了一千篇,显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推崇。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人生态度,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自身的遭遇和情感,诗词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诉说了世间的离合悲欢、贫富悲喜,并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文学事业的热忱,同时也透露出对后人的期望和鼓励。
六月夜窗留取看,霜风萧飒堕林端。问渠底事青青晚,耻上寻常桃李盘。
涼台潇洒临清波,幄翠帘珠明绮罗。哀丝豪竹按新歌,红潮素脸春风和。主君观娱美人醉,报有无情使车至。几丛兰麝俱委尘。独指绿珠可当意。众中偏是承恩深,妾身虽贱无二心。君前判命效一死,玉笛收声红日沉。轻裾飘向阑干角,花钿散地金钗落。到头不负齐奴约,犹胜识字涧投阁。
昨夜三更过急滩,滩头云雾黑漫漫。一条拄杖为知己,击碎千关与万关。
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绦褐许相亲。
晓窗初起望春云,天色阴晴未十分。小雨漫空浑不觉,平湖点点见圆纹。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