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五》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厩龙媒十万蹄,
春池蹴踏浪花飞。
路人争看萧衙内,
月下亲调御马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汴京(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的景象,以及皇家御马归厩的场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权势和皇家威仪的赞美之情。
赏析:
首句"天厩龙媒十万蹄",以天厩为背景,形容了数量众多的御马,将龙作为比喻,突显了御马的威武和庄严。接着,"春池蹴踏浪花飞"一句,描绘了御马在春天的池塘中嬉戏奔跑,蹄子踢起水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揭示了宫廷的繁华景象,表现了皇家的荣耀和气派。
接下来的两句"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则揭示了民众对于皇家御马的景仰和仰慕。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赞叹皇家的威严和气势。而皇家则亲自调遣御马,展示了其崇高的地位和权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皇家御马的气势和民众对它的景仰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对皇家御马的描写,诗人既表达了对皇家的赞美,又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民众的景仰。这首诗具有鲜明的宫廷特色和皇家意象,展现了宋代官场和皇家威仪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权力的向往。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古有弓旌礼,今征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草草衣装挈自随,婿贫毕竟与齐眉。绝胜京洛倾城色,鏁向侯门作侍儿。
涧深连石壁,石上生长藤。孤猿来自熟,缘之下复登。赖无樵人迹,且免束薪蒸。
蘋叶烟深,荷花露湿。碧芦红蓼秋风急。采菱渡口日将沉,飞鸿楼上人空立。彩凤难双,红绡暗泣。回纹未剪吴刀沥。梦云归处不留踪,厌厌一夜凉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