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只履去翛然,诗翰才收数月前。
江海尽头人灭度,乱山深处塔孤圆。
忆登夜阁天连雁,同看秋崖月破烟。
尚有众生未成佛,肯超欲界入诸禅。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辨才法师尝以诗见寄继闻示寂追次其韵》
遥闻只履去翛然,
诗翰才收数月前。
江海尽头人灭度,
乱山深处塔孤圆。
忆登夜阁天连雁,
同看秋崖月破烟。
尚有众生未成佛,
肯超欲界入诸禅。
中文译文:
远听闻法师已经离去,
他的诗文才华在几个月前终止。
江海的尽头有人度灭,
乱山深处有座孤圆的塔。
回忆起曾登上夜阁,天空中飞过雁群,
与他一同观赏秋崖上月亮穿破烟雾。
还有一些众生尚未成佛,
愿意超越欲界进入各种禅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秦观所作,表达了一种对修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和思考。诗人通过向辨才法师致诗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法师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远听闻法师已经离去,他的诗才在数月前不再流传。这里可能暗指法师已经圆寂,不再写诗。接着,诗人描述了江海的尽头有人度灭的景象,以及乱山深处的孤圆塔。这些景象象征着世间的变化和不可避免的离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回忆起登上夜阁,与法师一同观赏秋崖上月亮穿破烟雾的情景。这里的夜阁和秋崖都是寂静的地方,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与法师一同欣赏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共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众生的思念。诗人希望还有一些众生能够放下欲望,进入禅定的境界,追求真正的解脱和觉悟。
整首诗以淡远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怀念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生死、自然景观和修行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凡俗、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的意境。
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赵州放睛著,碓觜忽生花。虽然无一事,验尽当行家。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复雅。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禅悦之食兮饱其腹,法空之认兮跏其趺。青原自喜有麟角,黄檗谁嫌捋虎须。
十七年来间阔情,三千里外惜群鸣。开缄不觉悬双泪,欲见还知隔一生。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旧时多少云霄客,屈指何人记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