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歷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祐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陜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復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臺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北塘避暑》是宋代文学家韩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韩琦在北塘避暑的情景。他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清凉的林荫和池塘。他感受到了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好像自己已经离开了尘寰。诗人在问道,有谁能评价清风的价值呢?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没有什么乐趣能够超过百日的闲适。
水鸟在水中捕鱼,得到了充足的食物,自足而长久。而山岭上的云彩却只是暂时的,含着雨水却终究会散去。在这样的环境中,醉酒之后,什么东西能够唤醒魂灵的梦境呢?而诗人枕着万柄莲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山中一样。
赏析:
《北塘避暑》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韩琦在北塘避暑时的宁静和超然心境。诗人通过描绘林荫、池塘、清风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的愿望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的水鸟得到了自然的供养,而山中的云彩则是短暂的,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诗中的“谁人敢议清风价?”表达了诗人对清风宁静的珍视,暗示了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则通过对酒和莲花的意象运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生活的追求。酒阑代表喧嚣的世界,而莲花的香气则象征着宁静和超脱。诗人希望通过莲花的香气,实现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体而言,《北塘避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超脱的向往,展示了他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心境。诗词简洁而意味深远,给人以静谧和超然的感觉。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岩。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乐则行之忧则远,出处无非圣之时。一朝都人拥马首,留相天子不得辞。颍昌胡为几不动,各以就去揭榘仪。悦斋先生天下士,琬琰琮璜国镇瑞。盛名姱节耀古今年内,岁晚松阶犹候对。时台剧谈锯蜚屑,
辘轳晓转素丝绠,桐声夜落苍苔砖。涓涓吹溜若时雨,濯濯佳蔬非用天。丈夫不解此中意,抱瓮当时徒自贤。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倾囷计口卖余粟,买箔还家待种生。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鉏镈资男耕。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瞻彼万仞岩,亭亭上烟霞。其下寒渊水,清不容鱼虾。闵予生好修,而居东海涯。顾见泥中藏,日食百万家。浮名太累人,未语众已哗。为海不为渊,何道以自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