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皮高峰,京城一方册。
天边极双眸,云阔海门白。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北高峰》是一首宋代诗词,由诗人阳枋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北高峰,
眺望京城,一片繁华。
天空边缘极目远眺,
云海辽阔,海门白浪滔滔。
诗意:
《北高峰》描绘了诗人登上北方高山的壮丽景色,远眺着宋代的繁荣都市京城(指汴京,即今河南开封)。诗人使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皇城的赞美之情,描述了高山之巅所见的广袤天空和壮丽云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北方高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盛景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北高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庄严峻峭之感,也寓意着皇城的崇高与壮丽。"天边极双眸"描绘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景象,用以表达对京城辽阔繁华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云阔海门白"形象地描绘了云海辽阔的景象,海门白浪滔滔的描绘则使人联想到京城繁荣繁华的景象。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峰之巅所见的壮丽景色,通过自然景观与都市繁华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京城繁荣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宋代文人以自然景观来表达对都市生活向往与感慨的常见手法,以及他们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原,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大哉圣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
东风欲动管灰飞,剪彩工夫莫恨迟。残腊竟呈三白瑞,新春元与六花期。羊羔酒好浮琼液,牛尾狸堪削玉肌。欲就江梅赊一笑,前村容有未开枝。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钃镂。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不随召奭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十庙英灵俨如在,谩于宗社作穿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