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阊门逗晓开,半塘塘下越溪回。
炊烟拥柁船船过,芳草缘堤步步来。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半塘》
柳暗阊门逗晓开,
半塘塘下越溪回。
炊烟拥柁船船过,
芳草缘堤步步来。
中文译文:
柳树在阊门前隐没,拖延着黎明的到来,
半个池塘静静地蜿蜒着溪水回旋。
炊烟笼罩着柁船穿行,
芳草沿着堤岸一步一步地生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色,柳树隐没在阊门前,暗示着黎明刚刚开始。半个池塘蜿蜒回旋,溪水在其中流淌,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柁船穿行于炊烟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堤岸上的芳草则一步一步地生长,映衬着整个景色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美丽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悠然的自然景观中。诗人运用了柳暗、炊烟、芳草等细节描写,使诗词中的景色更加生动真实。柳暗阊门逗晓开的描写,给人一种渐渐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感觉,也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半塘塘下越溪回的描写,展现了水的流动和回旋的美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炊烟拥柁船船过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安详。而芳草缘堤步步来的描写,则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不断发展的活力。
整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以平和安详的感受。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仿佛置身于描绘的景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宁静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范成大细腻的写作技巧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古有弓旌礼,今征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草草衣装挈自随,婿贫毕竟与齐眉。绝胜京洛倾城色,鏁向侯门作侍儿。
涧深连石壁,石上生长藤。孤猿来自熟,缘之下复登。赖无樵人迹,且免束薪蒸。
蘋叶烟深,荷花露湿。碧芦红蓼秋风急。采菱渡口日将沉,飞鸿楼上人空立。彩凤难双,红绡暗泣。回纹未剪吴刀沥。梦云归处不留踪,厌厌一夜凉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