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枕彩云桥,残碑纪晋朝。
地平垂塔影,林古镇塘腰。
夜月松千阜,春风柳万条。
景多僧住少,近觉有尘嚣。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半塘寺》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寺庙靠近彩云桥,残碑记载晋朝。地平线上倒映塔影,古镇林木环绕着塘边。夜晚月光照耀着千丘万壑的松树,春风吹拂着无数垂柳。这里的景色宜人,但僧侣居住的很少,近来似乎有了尘嚣的痕迹。
诗意:
《半塘寺》通过描绘一座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叶茵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僧侣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寺庙、桥梁、碑文、塔影、林木、塘边、松树和垂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宜人的山水画卷。然而,作者也提到寺庙中僧侣居住的少,近来有尘嚣的痕迹,暗示了现实世界中喧嚣和尘世纷扰的存在,使得僧侣的宁静生活变得稀少。
赏析:
《半塘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绘寺庙和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寺庙、桥梁、碑文、塔影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好。夜晚的月光、春风吹拂的松树和垂柳,更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然而,诗中提到寺庙中僧侣居住的少,近来有尘嚣的痕迹。这种对现实的描写,与之前所描绘的宁静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似乎在暗示现实世界中的喧嚣和尘世纷扰,使得僧侣的宁静生活变得稀少。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僧侣生活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社会的触动,也点出了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综合来看,《半塘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诗词构思巧妙,语言简练,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方朔虽金门,避世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