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
驿亭惟有额,官堠尽无碑。
竹挂黄身虺,林香白面狸。
得船争欲渡,先奔槿花篱。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白羊》是宋代诗人周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游客在山中的危险和迷失。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羊》中文译文:
路隔一重溪,
山深客易危。
驿亭惟有额,
官堠尽无碑。
竹挂黄身虺,
林香白面狸。
得船争欲渡,
先奔槿花篱。
诗意和赏析:
《白羊》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描绘山和溪流的景色,表达了山深处的孤寂和险峻。溪水成为路的隔阂,给旅行者带来了困扰和危险。驿亭上只有额头,没有门牌,官府的建筑也没有碑刻,显示出这个地方的荒凉和被遗忘。诗中提到的竹子上挂着黄色的蛇,林间散发着狸猫的香气,增添了一种神秘和野性的氛围。
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渴望乘船渡过溪水,先行奔向那边的槿花篱笆。槿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丽和希望,可能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在诗中通过“争欲渡”这个词语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以简约的形式展现了深山中的一幅景色,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旅行者在陌生环境中的困顿和对美好的向往。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境遇的抒发,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
为官长者得声名,唯诺公堂如父兄。欲作汝南耆旧传,不须多语尽平生。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明月峰峦人境外,溪声一夜响前滩。
雁峰削玉锁层阴,彷佛梅阳瘴面春。回首揭天挝毒鼓,声怨何止十三人。
荣定诚嘉器,攀鳞属盛时。赏劳恩特异,知足志惟熙。壮节承昭感,崇基保燕诒。但能思卫霍,自可比著龟。
君文豪赡无与俦,使我吟讽忘离忧。浩如沅湘起阳侯,翻星转日吞数州。华章藻句饶风力,顷刻朱红迷畛域。一班纵复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区区文墨倦高情,解鞅还游恍惚庭。半槽新水六尺簟,卧视云物行空青。伊我篮舆抵京县,溽暑黄埃负初愿。君家只在御城东,弥月不能三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