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用喜雨韵三首》

砾石何分埠与岑,神功且幸景多阴。
愿闻庆义空中语,喜听子期岩下音。
南圃壁悬居士杖,西邻床撼女郎砧。
消磨乡思凭杯酒,力不能任莫放深。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八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乡愁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八用喜雨韵三首

砾石何分埠与岑,
神功且幸景多阴。
愿闻庆义空中语,
喜听子期岩下音。

南圃壁悬居士杖,
西邻床撼女郎砧。
消磨乡思凭杯酒,
力不能任莫放深。

译文:

石头怎么分辨是堤岸还是山峰,
神奇的事物多出现在阴暗之中。
愿意听到庆祝的言语在空中飞扬,
喜欢倾听子期在山下的歌音。

南边园中挂着居士的拐杖,
西边邻居床上传来女郎的磨砧声。
用酒消磨着对家乡的思念,
力量不足无法驱散深深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生活片段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以砾石、埠(堤岸)、岑(山峰)来探讨自然景观的界限。诗人认为神奇的景象往往出现在阴暗之中,暗示了他对于潜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美好之感。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庆祝的期望,愿意聆听空中传来的庆祝之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期待喜雨之后的丰收,也可以理解为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倾听子期在山下的歌音的喜悦之情。子期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山神,他的歌声被诗人视作一种美妙的音乐,给人以愉悦和安慰。

下半部分的诗句转向人物活动,诗人描述了南边园中挂着居士的拐杖以及西边邻居床上传来女郎磨砧的声音。这些生动的描写增强了诗词的现实感,并且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最后两句以消磨乡思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酒来舒缓对故乡的思念,但他也承认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完全摆脱内心深处的忧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他从自然景观中寻找启示和美好,同时也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对家乡和乡愁的深深思念。

  • 《居茅山作》

    曾跨江西使者鞍,直言才上便休官。三茅得梦全清瘦,头发鬅鬙布襖宽。

  • 《闺词四首》

    捣衣声不乱,捣衣情自深。秋风一夕起,闺中同此音。妾捣君不闻,天涯自有砧。也应如妾捣,为妾捣君心。

  • 《石竹》

    石竹为花品最微,当时曾入谪仙诗。新葩竞发迷形似,紫蝶翩翾缀碧枝。

  • 《霜晓》

    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 《潘茂洪借屋地主催起仆以山园暂假寓泊书两诗》

    种艺吾方屋数间,图书鸡犬称君閒。径携桃叶航湖去,别有新居却载还。

  • 《鹧鸪天》

    三径芳根自不群。每於霜後播清芳。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情脉脉,思纷纷。绕窗吟咏理馀薰。卷帘人在西风里,知是新来瘦几分。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