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声甘州(登经济楼)》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
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
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
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
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
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兴春还。
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八声甘州(登经济楼)》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
依然旧江山。
怅谁为荆棘,
委渠天险,薄我风寒。
金瓯经营几载,
鸿雁尚漂残。
一片迷棋局,
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
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
问纷纷遗事,
一笑付凭栏。
愿天驱、五丁壮士,
挽岷峨、生意兴春还。
斜阳外,梦回芳草,
人老萧关。

中文译文:
登上高楼,指着远处的山川,
依然是那旧时的江山。
心中感慨,为何有这许多荆棘,
让人委身于天险之中,受着寒风的吹袭。
多年来默默耕耘,
而鸿雁仍然飘荡残留。
一片迷茫的棋局,
着手处理起来颇为困难。
幸好红旗打破了贼寇的威胁,
在竹林边传来了好消息,喜闻平安。
问起那些纷纷扰扰的往事,
我只能一笑置之,倚栏而立。
愿上天保护勇士们,
挽回岷山的荣耀,使生意兴旺,春天回归。
斜阳之外,回忆起芳草的美好,
然而人已老去,萧关寂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八声甘州(登经济楼)》。诗人以登上高楼为背景,表达了对旧时江山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指着东西两方向,象征着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时光流转,江山已非昔日风采,但依然让人怀念。

诗中提到了荆棘和天险,暗示了社会的困扰和挑战。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受到寒风的侵袭,但仍然坚持不懈。

接着,诗人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和默默耕耘,但鸿雁仍然飘荡残留,似乎表达了对成果不如人意的失落。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棋局中的一片迷茫,面对困难艰巨,艰难着手解决。然而,幸好红旗打破了贼寇的威胁,竹林边传来了喜讯,诗人感到安慰和喜悦。

最后,诗人以一笑付之的态度对待纷纷扰扰的遗事,表现出超脱的心态。他祈愿上天保佑勇士们,挽回岷山的荣耀,使生意兴旺,春天回归。但他也意识到时光已逝,人已老去,萧关已成寂寞之地。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旧时江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山川、荆棘、天险等形象和意象,以及红旗、竹边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和感悟。

此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寄托了对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期望。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皇太妃阁五首》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 《和望晓》

    休吟稽山晚,听咏秦城旦。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丁丁漏向尽,冬冬鼓过半。南山青沉沉,东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子城东北低下处,旧号虾蟆池。]白日忽照耀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偃盖亭》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 《纪梦》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演教堂》

    参稽道德本无言,不二门开阐古先。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