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芭蕉三首》

萧萧洒洒复婷婷,一半风流一半清。
不为暑窗添午荫,却来愁枕作秋声。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芭蕉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芭蕉叶飘落,轻柔洒落,又婷婷美丽。
一半风流一半清雅。
不为炎热的窗户增添午时的阴凉,
却带来了愁绪,如秋天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芭蕉叶的飘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中的“一半风流一半清雅”表达了作者对芭蕉叶的赞美,既有风姿绰约的一面,又有清雅秀丽的一面。作者通过对芭蕉叶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芭蕉叶的美丽和飘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诗中的“一半风流一半清雅”形象地描绘了芭蕉叶的特点,既有风姿绰约的一面,又有清雅秀丽的一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不为暑窗添午荫,却来愁枕作秋声”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思考,将芭蕉叶与秋天的声音相联系,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芭蕉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情感。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题普贤寺》

    何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经年来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 《天鉴》

    何劳谄笑学趋时,务实清修胜用机。猛虎十年摇尾立,苍鹰一旦醒心飞。神依正道终潜卫,天鉴衷肠竞不违。事历艰难人始重,九层成后喜从微。

  • 《送赵惠卿赴玉沙法曹赴玉沙法曹》

    不辞艰险涉江湖,素志惟期欲展舒。平允外应无别法,坦夷中自有享衢。虽云天远雁行近,未至风高鱼素疏。见说民淳须事简,不妨宦学进工夫。

  • 《达磨赞》

    豁然无圣,自作自败。面壁钉樁,犹敢捏怪。尀耐神光屙一堆,引他臭秽遭他坏。咦,葛藤荒草遍乾坤,年年賸欠春风债。

  •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翦裁。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瓌。

  • 《送从舅端适楚地》

    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