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歷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祐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陜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復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臺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安阳好》是宋代文人韩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中文译文:
安阳美,地势如同魏西州。
山川绵延环绕着古国,升平时歌吹声充盈高楼。
宁静和谐驱散浮躁。画笼围着小巷,高大的乔木经历了多少春秋。
花朵在窗外与远山相伴,竹林中的门巷引着清流。
风景更加幽静清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安阳为题,描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首句“安阳好,形势魏西州”,表达了对安阳地势的喜爱,将其比作魏西州的地貌。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山川环抱、古国遗址等壮丽景观,以及升平时歌吹声充盈高楼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安阳的富饶和繁荣。
接着诗中转折,以“和气镇飞浮”形容安阳的宁静和谐,将浮躁的情绪驱散。描述中的“笼画陌,乔木几春秋”展示了安阳小巷的画笼围合和乔木的茂盛,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淀。
最后两句描绘了花朵与远山的景观相映,以及竹林中的门巷引来的长流,给人以清新幽静之感。整首诗通过描绘安阳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宁静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安阳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安阳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突出安阳的清幽与繁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韩琦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激发了读者对美好生活和宁静环境的向往。
杨柳池塘春信早。帘卷东风,犹带余寒峭。暖透博山红雾绕。洞箫扶起歌声杳。初试花冠金凰小。鬓乱钗横,长怯旁人笑。银烛未残尊未倒。
达摩一字无法,惠子五车著书。透关九重见虎,离钩三寸示鱼。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满腔浩然气,抑郁无所施。引颈一长鸣,万里风云悲。敢问驷与骢,立仗夫何为。
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老矣复何言,荣辱今两空。泥丸尚一路,?古语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所向余皆穷。似闻崆峒西,仇池迎此翁。胡为适南海,复驾垂天雄。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回望古合州,属此琉璃钟。离别何足道,我生岂有终。渡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