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便随眠,昏昏息万缘。
魂如双翅蝶,身在四禅天。
素饰罗为幌,芳茵锦作筵。
心如怀宠辱,未必得安然。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安眠》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随处便随眠,
昏昏息万缘。
魂如双翅蝶,
身在四禅天。
素饰罗为幌,
芳茵锦作筵。
心如怀宠辱,
未必得安然。
诗意:
《安眠》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和安宁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随处找到休憩的地方,摆脱纷扰的世俗事务,平息思绪的波澜。他将自己的魂魄比作一对双翅的蝴蝶,飞翔于四禅天的境界之中。诗人以素雅的罗帐和绚丽的芳茵锦作为意象,描绘了一个美好而安逸的环境,使心灵得以宁静。
赏析:
《安眠》通过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心灵平静的渴望。诗人通过将自己的魂魄比作蝴蝶,将身体与内心分离,进入一种超然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他希望在安详的环境中,摆脱尘世的纷扰,找到真正的安宁与满足。诗中所描绘的静谧与美好的景象,无疑是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向往,呼唤着人们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此诗从意象的运用上,通过对于魂与身的刻画,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同时,以罗帐和芳茵锦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于舒适与美好环境的向往。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妙的氛围,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直接领悟到诗人内心的追求。这种对于安宁的渴望,无论在宋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人们内心的共同追求。《安眠》通过抒发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使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丝宁静的片刻,带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思考。
翰林忆昔咏孤芳,自合移根向玉堂。贵客亲陪天女手,侍臣应带御炉香。花前未许退之醉,江上空嗟子美狂。一夜殷红飘落尽,不堪寂寞对霞觞。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桂寝青云断,松扉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鄞江久不到,乘兴偶东游。涨水崩沙岸,归云抱县楼。吟余声混混,梳罢发飕飕。喜见时平象,新丝入市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