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鸬鹚入水频,双童联网立沙滨。
问渠归得鱼多少,才可为羹了一人。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矮斋杂咏二十首·渔儿》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儿捕鱼的情景,无肉的鸬鹚频繁地潜入水中,两个童子联网站在沙滩上。问清河渠中捕得了多少鱼,才能够为一人煮一锅羹。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儿捕鱼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共生。无肉的鸬鹚作为渔儿的伙伴,频繁地潜入水中,共同捕捉鱼群。两个童子站在沙滩上,互相配合,联网一起作业。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一情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诗的最后两句"问渠归得鱼多少,才可为羹了一人"反映了渔人对于捕鱼的期望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渔人们努力捕鱼,只有捕到足够的鱼才能够为一人做一锅饭。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满足基本需求的渴望。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劳动的赞扬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描绘渔儿捕鱼的画面,诗人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反映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满足基本需求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劳动的价值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鱣。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而我独何者,瓦砾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麝鎚官样陪公讌,粉茧卿风忆故园。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看山车放慢,遇水马争先。须信一年景,无如三月天。露花如此好,烟柳十分员。客醉不须去,竹床相对眠。
少年人物江山秀。流落天涯今白首。形容憔悴不如初,文采风流仍似旧。百花元是仙家酒。千岁灵根能益寿。都将万事付天公。且伴老人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