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榻无高枕,秋灯有短檠。
嗜书如女色,敲赋若金声。
岂是长贪者,何其太瘦生。
功名犹欠子,子不欠功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别林和卿二首》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林和卿的离别之情,通过对林和卿的个性和追求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夜晚的床榻没有高枕,
秋夜的灯火有短短的烛台。
对书籍的喜爱如同对女色,
敲击诗赋的声音如同金钟。
他并不是一个贪图长寿的人,
却过于消瘦而生活。
功名尚未达到他的期望,
而他的人生却不缺乏功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林和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床榻没有高枕,暗示了离别带来的不安和失落感。秋夜的灯火虽然有短短的烛台,但它仍然照亮了诗人的思绪。诗人用嗜书如女色来形容林和卿对书籍的热爱,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敬佩之情。敲击诗赋的声音如金钟般响亮,显示了林和卿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和成就。诗人认为林和卿并不是一个贪图长寿的人,却过于消瘦,暗示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虽然林和卿的功名尚未达到他的期望,但他的人生并不缺乏功名,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的肯定和鼓励。
整首诗透过对林和卿的离别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通过对比描写,凸显了林和卿对书籍和文学的热爱,以及他的才华和个人追求。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贯穿整首诗,既表达了离别之情,也呈现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怀、对文学追求的深沉思考,同时也呈现了友情的温暖和珍贵。
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不堪终夜急,似欲阻人行。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
叫得神胆力,挽回天地心。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有。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时见轻鸥出没。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如今
上寿春朝观外庭,诏恩不许会公卿。即时二史书谦德,只使群官进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