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戚戚抱幽独,宴宴沉荒居。
不闻新欢笑,但睹旧诗书。
艺檗意弥苦,耕山食无馀。
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
薄俗易销歇,淳风难久舒。
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薙草恐伤蕙,摄衣自理锄。
残芳亦可饵,遗秀谁忍除。
徘徊未能去,为尔涕涟如。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戚戚抱幽独,
宴宴沉荒居。
不闻新欢笑,
但睹旧诗书。
艺檗意弥苦,
耕山食无馀。
定交昔何在,
至戚今或疏。
薄俗易销歇,
淳风难久舒。
秋芜上空堂,
寒槿落枯渠。
薙草恐伤蕙,
摄衣自理锄。
残芳亦可饵,
遗秀谁忍除。
徘徊未能去,
为尔涕涟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孟郊在嵩阳荒居的孤独和悲凉之情。他感到孤独而忧伤,沉浸于自己的荒凉之地。他无法听到新的欢笑声,只能看到旧时的诗书。他的才华被埋没,寂寞愈发苦涩。他以耕种山间为生,食物不多余。曾经的亲密朋友如今何在,曾经的亲密关系或许已疏远。虚浮的风俗易于销退,而纯朴的风气却难以持久舒展。秋天的芜草在空堂中蔓延,寒槿花落在枯渠中。他担心采摘野草会伤害到美丽的花卉,所以自己亲自清理。即使是残存的美好也可以成为他的精神食粮,他不忍心抛弃这些遗留下来的美丽。他徘徊在自己的荒凉之地,无法离去,为此他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赏析: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是孟郊在自己的荒凉居所中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凄凉的语调表达了自己在荒居中的孤独和悲伤之情。他的心境深沉而忧伤,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无法享受到新的欢笑和快乐。只有旧时的诗书陪伴着他,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嵩阳荒居的生活状态,他靠耕种山间为生,但食物却不富裕。他对过去的友谊感到惋惜,曾经亲密的交往关系或许已经疏远。他对浮华的风俗感到厌倦,渴望纯朴的风气能够长久存在。

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秋天的芜草蔓延在空堂中,寒槿花落在枯渠里。诗人担心采摘野草会伤害到脆弱的花卉,因此亲自清理荒芜之地。他对残存的美好怀有感激之情,不忍心将其抛弃。

诗词以孟郊的内心感受为主线,将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孟郊在孤独与悲凉中的思考和感叹。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情冷暖的触动,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以及对于纯朴风气的向往。通过描绘荒凉的居所和自然景物的凋零,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同时也抒发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氛围为主线,通过对于孟郊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对于外部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痛苦和对于现实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的表达,呈现了一幅荒凉而悲伤的画面。这种荒凉和悲伤并非完全是对外部环境的描绘,更多的是对于内心世界的抒发。

这首诗词在情感上表达了孟郊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人情冷暖的思考,以及对于纯朴风气的向往。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于个人经历的叙述,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痛苦和对于现实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荒凉和悲伤为主线,通过对于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于人情冷暖的触动,展现了孟郊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于真实和纯朴的向往。

  • 《孙元实春游图》

    先生读书不闭户,坐阅鸿□窥太古。衣冠潇洒武前修,礼乐从容出东鲁。文章光焰驾李杜,李杜后来称独步。谈辩风生四座春,胸中别有天台赋。相逢抵掌不露机,却说少年骑马时。春光淡沱随所之,好山好山多赋诗。转首东风吹马耳,犹记松阴调绿绮。杖藜不惮步行迟,孰谓画图无乃是?

  •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

    不御铅华似洛妃,清虚全与道相宜。月明何处回仙驾,独立沙头尔许时。

  • 《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

    寒士叨尘分已逾,不为归计待何如。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荣华总是虚。此去直须甘澹泊,个中元自有乘除。因公拈起余君话,愈使衰翁忆故庐。

  • 《定风波(杜鹃花)》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 《某承乏东阳周亲惠然顾访未几告别以诗饯之》

    亲戚富贵合,贱贫宜见疏。独君从远道,为我枉高车。相得未逾月,薄言还故庐。风霜正凄暮,临别尚踌躇。

  •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公虚采蘋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