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书篆自磨丹,溪月还来照碧潭。
鼎惧神奸暗持去,道人聊保一枝安。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妙庭观用东坡韵》
朝代:宋代
作者:王铚
中文译文:
山房书篆自磨丹,
溪月还来照碧潭。
鼎惧神奸暗持去,
道人聊保一枝安。
诗意:
这首诗是王铚用东坡韵写的,《妙庭观用东坡韵》表达了作者对妙庭观的情感和观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妙庭观的景色和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山房书篆自磨丹”,描绘了作者在山房中专心书写篆刻,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这句中的“自磨丹”表现出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态度,也暗示了作者对纯粹和完美的追求。
第二句“溪月还来照碧潭”,通过描绘溪水上的明月照耀着碧潭,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这里的“溪月”和“碧潭”都是自然界的元素,与第一句中的山房形成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第三句“鼎惧神奸暗持去”,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这句中的“鼎”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稳定,而“神奸”则指的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作者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社会道德败坏和政治腐败的担忧。
最后一句“道人聊保一枝安”,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道人”象征着追求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在这个喧嚣世界中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平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艺术追求、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王铚创造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共鸣。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戌亥重逢日,干坤透迥时。幻身今已脱,明日有丹梯。
落落知难久,堂堂竟不还。江湖官七品,风雨屋三间。已矣乌头白,嘻乎豹管斑。儿曹莫轻脱,英爽在空山。
江淹杂体意不浅,合彩和音列众珍。拣出陶潜许前辈,添来庾信是新人。
一丘一壑尘埃外,三沐三薰清净身。别墅只今唐处士,高风当日汉君宾。打门未肯容惊梦,载酒谁能径卜邻。千里题诗寄心赏,多惭不是谪仙人。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