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残悔不早修真,蓝缕何须更逐贫。
诸恶能通三世业,瓣香要做再来身。
先民至死思存汉,谄子偷生作美新。
俯仰两间无愧怍,有辞可以白先人。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和竹溪三诗·效颦一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衰残悔不早修真,
蓝缕何须更逐贫。
诸恶能通三世业,
瓣香要做再来身。
先民至死思存汉,
谄子偷生作美新。
俯仰两间无愧怍,
有辞可以白先人。
中文译文:
衰弱残破,懊悔为何不早日修炼真道,
蓝色的丝绸何必再去追逐贫困。
种种恶行能够影响三世的命运,
花瓣的香气要做到今生再来。
我们的先民一直到死都思念着汉朝的兴盛,
奴颜婢膝的人却偷生活出新的美好。
无论是仰望还是俯视,我们都没有愧疚和羞愧,
我们有话要向先人们述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的《和竹溪三诗》中的一首,也是模仿颦(即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自身衰弱懊悔不已的情感,悔恨自己为何没有早日修炼真道,以至于身体日渐衰残。而对于追求物质贫困的追求,作者认为再追求也是无用的,毫无意义。他认为种种恶行会影响到三世的命运,而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美好的品德和行为,使得花瓣香气的美好能够在今世传承下去。作者还表达了对汉朝的留念,认为我们的先民一直到死都怀念着汉朝的繁荣和兴盛。而那些卑躬屈膝、奴颜婢膝的人则偷生活出一种新的美好,他们没有怀念先民,反而迎合时尚,追求自己的私利。最后,作者以自己的话语向先人们述说,表达了对先人的尊敬和敬意。
整首诗以自我反省和对时代风貌的对比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和对时代风气的批判。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的反思,作者传达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先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首诗词寓意深远,引人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身自省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文才久合步蟾宫,未肯争搏九万风。剩欲论诗宗典乐,故应怜我隶司空。高山宛在绿琴里,白发从多清镜中。要识起予真赏意,圣门千古望龟蒙。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日晒船篷四面炊,几时却得出船时。江西未到何须恨,且到三衢也自奇。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磊落襟怀人不知,回头堪叹亦堪悲。杯残炙冷穷工部,齿豁头童老退。十事有九不如意,百年逾八欲何为。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