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二首》

清池定谁至,鸂鶒自来驯。
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
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
勿食游鱼子,从交长细鳞。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清池定谁至,
鸂鶒自来驯。
知我无伤意,
怜渠解托身。

桥阴栖息稳,
岛外往来频。
勿食游鱼子,
从交长细鳞。

中文译文:
官舍小池中,有两只鸂鶒遗留下的两只小雏。
清澈的池水中,谁来到这里定居呢?鸂鶒们自然而然地来驯服了。
它们知道我并无伤害之意,因此它们信任我,将自己的身体交托给我。

在桥的阴影下,它们安稳地栖息着。
它们时常飞离小岛,前来往返。
我告诫它们不要吃游动的鱼的卵,而是与我一同分享那些长而细的鱼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舍小池中发现两只鸂鶒所展现的情景。鸂鶒是一种水鸟,它们聪明而温顺,很容易被人类驯养。诗中的作者观察到鸂鶒们对自己毫无警戒心,甚至信任自己,这表明作者与它们建立了某种默契和亲近的关系。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并无伤害之意,对鸂鶒们怀有一种善意的态度。他用"知我无伤意"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并非来捕捉或伤害鸂鶒的意图,而是欣赏它们的存在,并与它们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诗中还提到了鸂鶒栖息的环境和习性。它们喜欢在桥的阴影下栖息,这给它们提供了一片安稳的场所。同时,它们也经常飞离小岛,往返于池塘之间,展示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特性。

最后两句"勿食游鱼子,从交长细鳞",表达了作者的关心和建议。他告诫鸂鶒们不要吃游动的鱼的卵,而是与他一同分享那些长而细的鱼鳞。这种关怀和呵护的态度再次强调了作者与鸂鶒之间的亲密关系。

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鸂鶒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和谐共处。通过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对小动物的关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重,进而传达出一种平和、温暖的情感。

  • 《夜半读书罢出门徙倚久之归赋长句》

    浩歌曳杖出柴扉,不管三更露湿衣。拟看林梢残月上,偶逢浦口断云归。惊鸿脱网寒相倚,饥鹘思巢夜亦飞。却掩北窗谁晤语,聊凭香碗洗尘鞿。

  • 《示女诗》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因与太师欢笑处,为吾方便觅彭州。

  • 《椒溪滩》

    一梁中截两山连,雪布寒飞几竅穿。深鉴却疑通禹穴,长流应不比潮泉。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种。神斧何年平石壁,新题放我得深镌。

  • 《秋夜旅怀》

    命与时相厄,劳生空瘦形。苦吟诗有债,久病药无灵。夜雨和愁落,乡山入梦青。归心逐孤雁,飞过浙江亭。

  • 《用韵为十六弟寿》

    南极星中老,朱陵洞里仙。相呼乘大厦,抱出送高贤。八荚蓂垂地,初弦桂拂天。它时南宛路,此日正开筵。

  • 《清平乐》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