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的译文:
路断人稀山正深,
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
更尽眠云坐石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黄山游览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黄山的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描述了路途的艰险和人烟稀少,暗示了黄山险峻的地理环境,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行。

第二句中的「隔林钟鼓报新音」表达了游客们远远听到从山中传来的钟声和鼓声,象征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似乎是进入了仙境。

第三句通过「已穷渡水沿崖力」表达了作者艰难跋涉的决心和努力,他已经跨越了水源,沿着崖壁攀爬,用尽全身的力气。

最后一句「更尽眠云坐石心」表达了作者在黄山的高处,尽情地融入了云雾和石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宁静。作者将自己与云雾、石头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之美的体悟。

整首诗以黄山的险峻和壮丽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旅途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向往。这首诗在形象描写上表现出了李弥逊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山势和自然景观,展示了黄山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冬日》

    冬日何曾短,寒更有许长。红炉那作伴,白发早还乡。旧酒谁赊饮,新诗自写藏。故人思不见,独绕野梅香。

  • 《楚吟》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 《胡季永挽词二首》

    澹庵潜圣学,未许外人传。门里存衣钵,吟边可管弦。浣花宗武辔,儋耳小坡舡。绿鬓成黄壤,从今更问天。

  • 《浣溪沙》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 《北亭招客》

    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小醆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能来尽日观棋否,太守知慵放晚衙。

  •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